爺爺奶奶因而必須在清晨五點下床張羅打理,才趕得及開門做生意。
找到內在的平靜,才能由內而外長出力量,為自己扎根、在一片洪流中踩穩自己的腳步、用合適的步調前進。」想到這層,就讓緊繃的眉頭鬆開些吧。
或許你會問:「看見不斷攀升的確診數字,能不焦慮嗎?」「世界上發生這麼多糟糕的事情,能不擔憂嗎?」 是啊,不擔心就太天真了。即便流感致死率高,但在大家心中更恐懼的仍是新型冠狀病毒。比方說:可得性捷思(Availability Heuristic),就點出「越容易想到、腦內可取得強度越高的情境(最近才發生、或是很常看見、讓人印象深刻),人們就會認為這件事發生的機率很高。」 是啊,今年二月還沒過完就接連發生好多事:澳洲野火、土耳其強震、Kobe Bryant驟逝、非洲蝗災⋯⋯還有我們現在仍持續蔓延的「COVID-19」(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疾病,又簡稱武漢肺炎)疫情。在事情一波又一波接著來的時刻,我們總有些時候感覺自己像是毫無抵抗的力量一樣、無力地拽入時代的漩渦中。
種種發生讓2020年看來慌亂、讓人措手不及。往這方向思考,似乎就能看到這片烏雲背後的silver lining、那一絲希望。致力於定期發展新想法,最終你會找到一個自己有興趣且擅長做的事。
熱情很好,但需要經常檢視。創新來自開始、說出、或嘗試某些新事物——而不是仿效別人已經做過、或者對他人有效果的事物。我們三個人都把我們的技巧與能力帶到這項計畫中,但是目標受眾沒有看到足夠的價值或必要性來完成交易。文:保羅.賈維斯(Paul Jarvis) 每位企業家都是藝術家 創新來自開始、說出、或嘗試某些新事物。
那太好了,再製造一些麻煩吧。如果你願意,那就繼續做。
所以,做一個製造麻煩的情報員吧,選擇跟別人不一樣的路。你永遠不必跟任何人分享你的嗜好,或者利用它們賺錢,這就是嗜好的美好之處——它們可以只屬於你自己。有時候,擁有精妙的技能只是公式裡的其中一部分。如果你是以自己的方式做你自己的工作,那麼,你不會對現狀感到滿意。
我們打造出我們認為不可思議的產品,且這項產品完全符合我們的價值觀與熱情。這需要極大的創造力,但幸好你盡可能的展現出你的創造力。我不相信「追隨你的熱情」。只有你對某件事感到興奮是不夠的,其他人(你的受眾)也要夠興奮,願意為此付錢給你才行。
即使沒有受到直接的衝擊,許多公司的廣告預算也都萎縮,甚至消失了。如果你還不怎麼擅長你的技藝,還不足以讓它成為全職工作,那麼請問問自己,你是否願意投入更多的時間與精力,去成為世界上最擅長的人。
你還需要有受眾願意花錢來換取你的工作。由於金融市場崩盤與發生變化,我們的企業沒辦法站穩腳跟。
相反的,你應該找到交會處——也就是有意義的工作,與能夠幫助願意為你的產品或服務付費的人的交會處。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《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》,遠流出版 *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。技能與熱情 找到可以滿足你的興趣與技能的交會處,並找到願意為你的時間、工作、產品、或服務付費的受眾。我感覺這是個完美的點子,因為我一直在參與環境慈善事業,環保是我非常關心的一件事,所以,建立一個注重環境保護的科技公司,跟我的價值觀與專業技能相符。其中一位是程式設計師,現在在推特上班。盡可能試著產生更多的想法。
二○○七年,我跟兩個朋友一起創辦了一間公司。我們產品的經濟利益變成零。
我與我的合夥人投入這項工作,但最後卻失敗了,因為我們無法在經濟緊縮的環境下,說服受眾相信它的價值。作者:保羅.賈維斯(Paul Jarvis) 譯者:劉奕吟 《一人公司》創始之作 未來不等於現在。
你不必成為世界上最好的,但是你必須以顯著的方式不斷改進。你必須以經常現身執行的方式來增加機率。
你可能會愛上它的本質,而不是愛上它的表面,尤其是當它處於你的技藝與熱情的交會處。你的熱情是受到外在的獎勵(比如財富或名聲)所激勵,還是受到內心的核心價值觀所引導?不過無論是哪種方式,光擁有熱情是不夠的。你當然可以對它充滿熱情,但是你也必須要熟練。這間公司是為環境友善企業提供服務的線上廣告網(在關注環保的部落格上投放廣告)。
你可以創造出一項非常令人興奮的產品,讓你每次想到它都會發出幼稚的「高分貝尖叫聲」。技能 vs. 價值 有時候,擁有精妙的技能只是公式裡的其中一部分。
舉例來說,即使工作本身不是你著迷的東西,你還是可以對工作過程、或參與其中的人充滿熱情。但是,如果沒有任何人想購買它,那麼你就無法用它做生意。
我討厭這個建議,而且這是可怕的建議。恐懼失敗,常讓我們不敢跨足嘗試, 冒險走入未知領域,你會發現一人公司無比精彩。
在試圖尋找新的廣告客戶幾個月後,我們被迫放棄這項計畫。也許你會浮現如何讓某件事變得更聰明、或者讓某件事運作得更好的想法。我們花了幾個月的時間做準備,開發出完美的解決方案,讓我們的受眾也對我們的發表會感到興奮。我們甚至把慈善捐贈跟公司的商業模式綁在一起,因此當我們公司的收入成長時,我們對環境團體的捐贈也會跟著增加
我們都知道我們各自的工作能力。如果你是以自己的方式做你自己的工作,那麼,你不會對現狀感到滿意。
只有在企業或創業精神的典型道路上做出改變,走一條為自己開創的道路,你才能成功。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《一人公司起步的思維與挑戰》,遠流出版 *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。
熱情很好,但需要經常檢視。在試圖尋找新的廣告客戶幾個月後,我們被迫放棄這項計畫。
网友点评
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